2025-10-28
無人潛航器(UUV)是深海資源勘探、海底地形測繪、軍事偵察的核心裝備,其作業能力高度依賴能源系統。傳統潛航器需返回母船或岸基充電,導致90%以上時間消耗在往返航程,任務效率極低。魯渝能源推出的無人潛航器無線充電方案,通過“水下基站+自主對接+智能補能”模式,將潛航器有效作業時間提升300%,重新定義深海探測的“時空邊界”。
行業困境:潛航器的“續航詛咒”
某海洋科考數據顯示,傳統AUV(自主水下機器人)單次下潛作業時間通常為2448小時,其中充電相關耗時占比超60%。以3000米級深海探測為例,潛航器往返母船一次需消耗15%電池容量,嚴重制約探測范圍與數據采集量。此外,人工回收充電存在操作風險,在惡劣海況下甚至可能導致設備丟失。
魯渝方案:構建“三位一體”補給體系
魯渝能源無人潛航器無線充電方案由三大核心部分組成:
1. 深海充電基站:采用坐底式或懸浮式設計,配備耐壓艙體(6000米水深)與太陽能+儲能電池混合供電系統,可實現長期布放(≥2年);
2. 自主對接系統:潛航器搭載聲吶定位模塊與電磁導引裝置,在100米距離內實現厘米級定位,對接過程全程自主,成功率>99%;
3. 智能能源管理平臺:通過衛星通信實現遠程監控,支持多潛航器分時充電調度,結合電池健康度(SOH)分析,優化充電曲線以延長電池壽命。
技術參數:硬核指標支撐深海作業
充電功率:支持1kW5kW可調,適配不同噸位潛航器需求;
傳輸效率:水下750px距離效率≥85%,滿足IEC 619801:2021標準;
對接時間:從定位到開始充電<5分鐘,滿電后自動脫離;
環境適應性:工作溫度2℃~45℃,耐受鹽度3040‰,抗水流速度1.2m/s。
典型案例:南海油氣田管道巡檢項目
在某深海油氣田管道巡檢項目中,客戶采用2臺搭載魯渝無線充電方案的AUV,配合1座海底充電基站,實現對200公里管道的不間斷監測。對比傳統作業模式:
作業周期:從15天/次縮短至3天/次;
數據量:單日缺陷檢測數據從500組提升至2000組;
綜合成本:母船租賃費用降低70%,人工成本降低80%。
未來升級:向“能源互聯網”演進
魯渝能源正在研發下一代“水下能源互聯網”系統,計劃將充電基站與海底觀測網、水下傳感器節點互聯互通,實現能源與數據的雙向傳輸。公司深海技術研究院院長表示:“未來的深海作業將是‘潛航器集群+分布式能源+云平臺’的協同模式,我們的目標是讓無人潛航器像‘深海快遞員’一樣,自主完成任務并補充能源,真正實現對深海的持續探索。”